看多了讓人眼花繚亂的側透機箱之后,不少玩家開始感覺到厭倦,轉向追求相對低調的靜音主機。其實在很久以前,電腦機箱大都是那種外觀看上去相對方正而且接近全封閉式的大鐵盒子,靜音效果往往也都還不錯。而光污染主機流行之后,側透(且不論是鋼化玻璃還是亞克力板)機箱成為了絕對的主流,原本非側透機箱雖未絕跡,但也基本鳳毛菱角。
回歸,面臨的最現實的問題就是硬件性能的不斷提高對機箱散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往全封閉的大悶罐肯定無法滿足當下電腦DIY用戶的需求。不過,我們擔心的問題,深耕用戶需求的機電大廠也早已想到,并開發(fā)了兼顧優(yōu)秀散熱性能和良好的靜音效果電腦機箱產品。今天要實測的這款愛國者新品K100靜音機箱,也正是這樣一款產品,不過想要知道它的表現究竟如何,那就跟著我一起開始今天的裝機!
裝機前老規(guī)矩先介紹配置清單,板U內存SSD幾大件都是我的日常庫存,除了機箱外,電源和散熱也都是才到手沒多久的配件,因為機箱使用是非側透設計,所以配件帶燈與否都不會與裝機初衷相沖突。具體明細如下:
處理器:Intel i5-10600KF
主板:微星Z490戰(zhàn)斧主板
顯卡:影馳RTX3080Ti星曜顯卡
內存:影馳HOF EX D4-4000 8G*2
硬盤:影馳名人堂HOF pro 1T 固態(tài)
機箱:愛國者YOGO K100靜音版
電源:安鈦克HCG750金牌全模組電源
散熱器:愛國者銀河T360水冷
最開始知道這個機箱也是因為知乎上一位網友的裝機配置求助,因為他本人是一位碼農,雖然也喜歡玩游戲,但是對于光污染并不怎么感冒,而且比較喜歡安靜的環(huán)境,他自己選定了愛國者K100這款機箱。但是因為新品機箱,能找到的裝機參照并不多…基于這樣的前提,再加上本人也確實對愛國者旗下新品機箱興趣不小,所以直接網上下單了這款機箱。
開箱買電子數碼類產品上啥平臺我也就不多說了,反正這送貨的速度真的是杠杠滴。當然,這么大的大家伙,稍微有些磕碰,也能接受。簡約的牛皮紙盒外包裝,還有熟悉的YOGO系列LOGO跟K100的品名一樣打眼。外箱不印產品渲染圖而直接一個鞋盒創(chuàng)意圖,也同樣引人注目。
直接將機箱本體“倒”出,個人對這種海綿保護設計好感度遠高于傳統(tǒng)的泡沫,另外機箱本體也被一個黑色無紡布袋包裹著。
終見機箱本體,整體個頭不?。C箱三圍468mm*233mm*493mm),不過還是中塔機箱的范疇。機箱左側采用一體成型的SPCC鋼材質,右側板及前面板則預留了一定的散熱孔位。
機箱左右側板均采用磁吸設計,再加上卡扣設計的頂蓋和前面板,可以輕松實現四面免工具快速拆裝,體驗非常不錯。
作為一款個頭不小的中塔機箱,K100對硬件兼容性也非常友好,最大可支持E-ATX主板安裝(奇怪的是預裝的主板銅柱僅支持MATX主板孔位),前面板和頂部均可支持360水冷安裝。顯卡限長更是長達400Mmm,可以輕松安裝在售所有型號顯卡。而風冷散熱兼容方面,高度限制也達到了180mm可以輕松兼容雙塔寬體風冷散熱。
機箱背部設計也相對簡潔,支持多硬盤安裝,底部電源倉還有防震墊設計,可以有效避免電源共振產生噪音。底部四個增高腳墊設計,能保障底部進風量,而防塵網的設計則能很好的降低灰塵進入量。
IO接口方面,K100配置相對豪華,除了2個USB3.0接口和音頻口外,還有一個TYPE-C接口設計,高效高速傳輸基本無壓力。
官方宣傳介紹有680cm2的靜音棉都在哪兒呢?在這:左右側板,前面板以及機箱頂部。至于實際效果,我們后面再慢慢體驗。
裝機進行中前面有提到機箱預裝的主板銅柱僅為MATX規(guī)格,所以裝機前還需要先從機箱螺絲包中找出銅柱并鎖在機箱上,因為今天裝機使用的主板是ATX規(guī)格的微星Z490戰(zhàn)斧主板。將10600KF處理器和固態(tài)都提前預裝好,然后整體鎖進機箱。
然后再裝水冷散熱。銀河T360 白色一體水冷,這款水冷采用了新一代泵頭分離水冷頭設計,讓水泵和水冷頭各司其職,既保證了水泵的快速運轉,也擴大了水冷頭的吸熱、排熱面,從而有效提高了水冷頭的散熱效率。
銀河T360 冷頭頂部采用ARGB燈效,支持主板神光同步。另外,這款水冷還能根據溫度智能調節(jié)風扇轉速,游戲辦公,智能切換合適的運轉狀態(tài)。機箱內部空間充裕,所以安裝時也非??旖?。
K100機箱頂部有靜音棉格擋,但是冷排上置安裝的情況下,建議直接拿掉,以免影響散熱。
為了保證機箱散熱效果,還特地準備了兩套風扇。
今天裝機使用的顯卡是影馳RTX3080Ti星曜,個人更喜歡顯卡正面,所以選擇借助顯卡支架進行豎裝。當然,在這之前,還需要完成跳線以及內存安裝等步驟。
那么問題來了,電源啥時候裝?我個人的習慣是一邊裝機一邊先接線,比如今天使用的電源是安鈦克旗下高端金牌全模組電源HCG750,因為CPU供電線端帶有電容,提高了電源安全系數的同時卻降低了模組線本身靈活度,所以一般我會選擇先將CPU供電線主板這段接好,然后在跳線時再將主板電源線接好,然后完成剩余操作即可,最終成品如下圖。
你以為這就完了?不,原裝模組線這一堆在這,機箱側板無法順利磁吸蓋上,沒轍,實在不好再理線,只能將模組線更換為相對更苗條的定制線,簡單收拾之后,總算順利合上了側板。至于旁邊這一堆線,咱就蓋上蓋子眼不見為凈吧!畢竟,我這裝完還得拆的!預估沒倆小時,我沒法將背線理好看。
前面說的風扇,也安排上。
最終成品
當然,因為顯卡以及水冷/風扇帶燈,所以亮機之后,還是有區(qū)別的!我直接設定了白燈,當然,同樣都支持通過燈控軟件關閉燈效。
、
桌面狀態(tài)
裝機小結:一次完整的裝機體驗下來,愛國者K100機箱整體表現還不錯,五金用料也非常扎實,特別是四面快拆設計對于裝機玩家非常友好。內部空間也非常充裕,配件安裝也很相當安逸,整體兼容性也非常不錯,四面加厚靜音棉由于水冷上置的原因只用到3面,但是整體的靜音效果還不錯。當然,如果想要打造真正的靜音主機,在風扇和CPU散熱器選擇上也需要專門去挑選靜音型的配件,這樣才能更好的達成靜音效果。